2024-07-16
1、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大?。喊霃剑?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經(jīng)線: 經(jīng)線特點:所有經(jīng)線一樣長;經(jīng)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jīng)線是一個半圓。
2、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3、初一地理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 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xiàn),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jīng)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4、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一) 地球和地球儀 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大?。喊霃剑?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
5、七年級上地理期末基礎知識匯總認識地球的過程由天圓地方說到球體,到現(xiàn)在的科學認識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赤道周長4萬千米,平均半徑大約是6371千米;人們根據(jù)地球的形狀按一定比例縮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儀。
6、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軸是地球自轉軸(假想軸),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1、物質(zhì)運動的地理規(guī)律(強化綜合思維能力——注意示意圖)大氣運動:熱力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氣旋和反氣旋、季風環(huán)流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原理(強化綜合思維、演繹推理能力)(1)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太陽高度、大氣的狀況、地勢)。(2)大氣的熱力作用(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的保溫作用)。(3)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
2、必修1自然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必修3區(qū)域地理。選修六本書:選修1宇宙與地球。選修2海洋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選修4城鄉(xiāng)規(guī)劃。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huán)境保護 。
3、高中地理等文綜復習,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nèi)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點時間,復習的時候要系統(tǒng)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沒復習好。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晝夜和四季的順口溜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繞日公轉,四季出現(xiàn)。自轉一日,公轉一年。自西向東,方向不變。地球五帶的順口溜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貧w間熱帶,極圈分寒溫。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地圖辨方向的順口溜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初一地理口訣順口溜:南北為經(jīng)線,相對成等圈。長度都相等,形狀是半圓。東西為緯線,獨成平行圈。長度不相等,形狀是圓圈。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經(jīng)緯網(wǎng),真奇妙!你在哪里我知道。一經(jīng)一緯定位置,千萬別忘標代號!初一地理口訣順口溜 經(jīng)緯線特點 南北為經(jīng)線,相對成等圈。
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圍繞在外邊;唯有地球生物現(xiàn),溫氣液水是由緣。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東西為經(jīng)線,獨成平行圈;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jīng)二十度,東經(jīng)一百六,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1、如果水資源稀缺,首先會對人類生活產(chǎn)生不利影響,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威脅人類的生命;此外,水資源的短缺將對生產(chǎn)活動和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產(chǎn)生消極影響;還會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秩序。首先,水資源短缺會限制經(jīng)濟發(fā)展。農(nóng)業(yè)消耗了全球70%的淡水。水資源短缺將阻礙農(nóng)業(yè)發(fā)展并危及世界糧食供應。
2、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極易成為不安定因素,導致一些國家為爭奪水資源而發(fā)生沖突。世界銀行副行長薩拉杰丁于1996年初說:“下個世紀的戰(zhàn)爭將是由水而不是由于石油或政治引起的?!贝嗽挷⒎俏Q月柭?。
3、水資源的現(xiàn)狀和問題:水資源嚴重短缺 中國的水資源基本狀況是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多北少,沿海多內(nèi)地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積占全國64.6%的長江以北地區(qū)僅為20%,近31%的國土是干旱區(qū)(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生產(chǎn)力布局和水土資源不相匹配,供需矛盾尖銳,缺口很大。
4、區(qū)域分布不均衡:中國水資源在地域上存在明顯的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區(qū)水資源豐富,而北方地區(qū)則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特別是北方地區(qū)的干旱氣候和多年來的過度開采,使得該地區(qū)的水資源短缺更為突出。污染與浪費問題: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也是中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5、“而且,由于人口增長超出控制和經(jīng)濟發(fā)展導致的水資源浪費,爭奪水資源的沖突發(fā)生趨勢增大了。加之國內(nèi)和國際的能源短缺,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這兩方面,水資源問題會更加突出。目前,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處于缺水的狀況之中,造成了社會恐慌和動蕩頻發(fā),尤其是在那些最貧困國家和極端營養(yǎng)不足的人群當中。
在西太平洋島弧內(nèi)側分布著一系列寬闊的邊緣海盆地,形成西太平洋邊緣海,主要有白令海 、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南海、爪哇海、蘇拉威西海、珊瑚海等。太平洋西部的島弧、海溝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的產(chǎn)物,是地殼運動最強烈的地帶,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和火山活動。
太平洋 太平洋(the Pacific Ocean)總面積18134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0個南美洲,18個中國,占地球表面積36%,占世界海洋面積近1/2,平均水深3940米,海水太平洋體積72370萬立方公里。太平洋占世界海洋面積的48%幾乎一半。東西最寬19900公里,南北最寬15900公里。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峽,北緯65°44′,南到南極洲,南緯85°33′,跨緯度151°。東到西經(jīng)78°08′,西到東經(jīng)99°10′,跨177個經(jīng)度。南北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900千米。
四大洋并非中國四大洋而是世界四大洋,其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the Pacific Ocean)總面積18134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0個南美洲,18個中國,占地球表面積36%,占世界海洋面積近1/2,平均水深3940米,海水體積72370萬立方公里。太平洋占世界海洋面積的48%幾乎一半。
中國和美國之間隔著太平洋。太平洋,地球第一大洋,覆蓋著地球約46%的水面以及約35%的總面積,是地球上最大、最深和島嶼最多的洋,占地球總表面積的1/3。太平洋跨度從南極大陸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峽,在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
太平洋經(jīng)度范圍大致為(東經(jīng)105°-180°經(jīng)線-西經(jīng)75°)。大西洋經(jīng)度范圍大致為(西經(jīng)90°-0°經(jīng)線-東經(jīng)15°)。印度洋范圍大致為(東經(jīng)30°--東經(jīng)105°)。印度洋范圍大致為(北緯65°以北)。太平洋占4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2%。